23 January 2022

梳理回亞洲發展的初衷

這篇是2019年在寫論文時,寫到一半的文章。事隔兩年多,現在把這篇整理好,希望提醒自己當初畢業時,決定回來亞洲的初衷。(雖然內心,拉丁美洲在我心中還是占有那一塊心田)

2019年當時,確定買機票回台後,很常被問到:「妳為什麼要回來?為什麼不留在那裡(荷蘭)工作?」雖然海外不是說想待就可以待,但這次決定回來,回絕可能的機會,甚至連申請一年orientation year也不考慮的這種作風,似乎不像我會做的決定。從決定先回台,毅然決然地回絕當時實習的大主管J邀請公司的儲備幹部,內心多少有失落,也曾質疑自己是否會因沒盡努力留在歐洲個幾年而後悔。但在回台前走朝聖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的路上,我也慢慢對這個選擇釋懷:

如果自己一直對發展中國家比較有負擔,心中當下的感動在亞洲,也看見亞洲的價值及機會,何必後悔?

從二十出頭開始探索自我和世界關係及角色的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心一直對中南美洲、東亞以外的亞洲、太平洋島嶼、非洲等地區較有觸動。這也是我當初決定要念我的碩士學程(永續發展的國際發展組)很大的原因,因為它特別關注在這些地區所面臨的永續發展議題和挑戰。

在荷蘭實習的過程,和小主管F幾次討論起職涯發展,我分享到自己心中的兩難:

一方面,內心很大一部分看見的是價值,在荷蘭求學期間,讓我注意到更多亞洲在永續領域的需要及可以做的事(不只是CSR報告書),而我想回去做一個「做一點什麼」的永續工作者。此外,我接觸的歐洲人,沒有很多對亞洲有整體的認識,有時也有些刻板印象,在永續領域,當「亞洲」被提及,「東南亞滿街垃圾和塑膠瓶罐」的畫面常常會是他們第一個連結的畫面,但他們不見得會進一步知道或想到南韓、日本、台灣、新加坡等東亞國家在環境相關的基礎設施不見得會全輸歐洲國家(當然也要看那些國家)。也有些台灣其實做得不比歐洲差的地方(甚至較好),但大環境/媒體資訊多半只一味向歐洲的永續看齊。但是,交流和刺激不該只是單向的,我們同樣也有值得他們學習的(而且文化脈絡不同,在地化的知識和經驗更可激盪彼此),但我們多數在這方面較謙虛和含蓄。所以從一個角度,渴望自己幸運被培養的能力經驗,可以在亞洲需要的地方貢獻,甚至傳承些什麼。

另一方面,看見荷蘭在這領域的整體開放接受度,相對亞洲較高,發展的機會也多,當然不用說在薪資福利或生活品質上,我知道在這確實有舒適的部分(雖然不是完全的舒適圈,畢竟也有很多衝擊、適應等的問題),但另外一個掙扎點是「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知識和能力可以讓我稱得上為亞洲做點什麼?」

F靜靜聽完我的陳述,也跟我分享了她個人職涯的經歷,接著她問「我可以給妳一個很直接的建議嗎?」

我說:「當然」

F說:「不要留在這」

我問:「為什麼?」

F解釋:「這裡對妳的挑戰太低了。再說,永續發展的未來和潛力在亞洲」

當然我最後決定回亞洲不是單就F跟我說的這段話,但和她幾次的談話確實在決定「追求看見的價值和可帶來的影響力」推了一把,哪怕看起來很理想、很長遠,甚至我也不知道要怎麼一步步拼湊到達那個價值。但我看見了在自己發展累積的缺口和成長性:儘管自己身為亞洲人,但我對亞洲的了解不夠多、不夠廣、不夠深。


亞洲已開始在永續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必須更認識這一大片多元文化、語言的土地和人

在永續領域,我們時常不斷望向國外(或者主要偏北歐、西歐、美國),追逐著領頭羊的腳步,但我反思著我們是否有看見自己和內化亞洲所擁有的特質及獨特?不確定這是否受從小被教導「為善不欲人知」和被稱讚常回答「哪裡哪裡」的思維影響,但我認為不少亞洲國家(包括台灣)有值得驕傲的底子,以及相較之下並不差的永續表現(當然我們必須繼續進步),但更要調適的是我們的mindset,一個可以心存謙卑,但同時對我們所走過的路和優異表現大方展現的自信。

很大方面我認為可以繼續努力的是「永續資訊揭露」的資訊對稱,希望有更多平衡比例及多元觀點的報導,並內化及不斷辯論的反思觀點挑戰冒出(同時期許自己一點一滴的累積,會有更顯著影響力的產生)

亞洲文化有一些部分其實比歐美更有潛力發展「永續」(請容許我這簡化,直接通用"歐美"來取代):

· Collectivist culture 偏導向集體性思考,相較美國推崇的個人主義文化對永續發展更有利

· Long-term orientation 偏重長遠觀點,比短視近利的思考更適合永續發展的體質

當然我們也有較沒那麼利於永續發展推進的文化特質,像是:

· Power distance 較高的權力距離,這影響到我們對公共討論和辯論的態度。我認為這也是歐美幾個國家在這領域上很大跟我們的不同。討論和合作在永續發展占很大推進的重要性(特別是跨領域的討論),因為永續的複雜性,沒有任何人有辦法單獨解決任何一個永續問題,所以跨領域辯論和合作很重要,畢竟我們都有盲點,而我們也需要好好運用各領域的觀點來更包容性的推往永續的方向。而一個環境的權力距離影響著人對發聲、表述意見的安全感和意願。


我所認識到的多數歐洲人對亞洲的認識不多且片面 (可能就像我們對於他們的認識也很淺一樣),或許對不少歐洲人來說,亞洲是一個遙遠的大陸。認識得少我覺得或許有一些原因可循:

一方面,媒體資訊怎麼報導和形塑的影響很深;另一方面,他們所接觸到的亞洲人相對少,再加上海外的亞洲人也常會有自己的圈子(亞洲普遍還是傾向集體生活,且圈子多為相似文化語言);而有限的語言溝通的差異也深受影響。

以全球人口比例來看,約有60%的人口在亞洲。談到永續發展,過多的人口總是被認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人本身不是問題,但主要是人類所帶來的消費,以及因發展所帶來的資源消耗);但這也可以是機會,因為有人的地方,也才有文明的創造和發展,只不過我們現在較頭痛及緊急的是怎麼讓人類發展方向是朝經濟、社會、環境都共榮,而我相信超過一半人口的亞洲會是主要的戰場。人類從過往經濟發展歷程中,開始學到過去西方世界從工業革命後發展的方向和方法是行不通,但現在多數全球供應鏈是落在亞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國家。一邊面臨要發展和繁榮的成長,一邊又面臨永續目標的壓力。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覺醒到永續轉型不再是「要不要」,而是「不得不」時,離淨零目標的時間軸已不再長久,對於占超過一半人口的亞洲有龐大的影響力足跡和肩負的角色(無論我們想不想,或認為公不公平)。

而如何更廣泛且快速傳遞和影響更多人,讓永續精神被繼續推展下去,更普及化,應用到產業和生活,我相信這發展在亞洲會是必經的長途旅程。我也相信,總會在某階段有機會被放在重要且更有影響力的位置上(不一定是高頭銜,但是足以影響的層面),而在那臨到我之前,我必須認真問自己:是否已經盡心盡意盡力的準備充足?不單只是專業知識能力的準備,也包括需長時間累積的品格及格局視野。

期許當機會來臨時,我可以不卑不亢的心態迎接那個自己:

  • 保有對好奇心及對人的真誠,願意看見不同人的優勢,並懂得把人放在對的位置
  • 保有對多元種族和民族的包容和寬闊胸襟,願意花時間去理解、接納不同文化、世代和價值觀點
  • 保有不被權力和權利給誘惑的正直品格,不只有把事情做對(do things right)的衝勁,更深化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的智慧
  • 具備串聯各領域資源,內化整合視野的策略思維與格局

職場上爬得越高,相對應的眼界和格局也需要所提升


勉勵自己,也一起和閱讀的你共勉,帶給世界更多正面的影響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