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November 2018

【低地國筆記】荷蘭哈倫(Haarlem)不只是博物館的博物館:Ten Boom Museum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長輩們常鼓勵我們要「走出舒適圈」,我以為我生活執行得很徹底,已習慣親朋好友看到我就想到「旅行」、給予自己的稱讚是「勇敢」...
大學休學去澳洲打工旅行一年,經歷許多文化和價值觀的衝擊;
大學畢業後去美國暑期打工,在不同國家的學生中,學習領導跨文化的團隊;
之後一個人去中美洲旅居半年,學習語言,並重新思考生活的價值...

「改變」對我來說,似乎不是新鮮事。原以為來荷蘭念書,只不過是再一次的改變。


但這次的改變似乎不太一樣,從去年八月來後,感覺到的是,環境變了,身分了,地點了,語言變了,生活圈變了,是個新鮮的氛圍,隨之而來的是,步調變更緊湊了(或許很難想像,但這裡當學生,比以前在公關顧問公司還緊湊),考量的事情變了,感官變化也變了,天氣變化的速度也變了(笑)。

這次來荷蘭念書,時常感到要如海綿般地大量吸收知識、衝擊、文化、語言、智慧、情緒等,覺得像坐雲霄飛車,但我卻不知道怎麼描述、整理不斷進行中的「刺激」。

這是去年剛到荷蘭的我面對的處境。

還記得,去年十月我剛到這裡的教會,當天正好分享「面對新的季節」,分享者M講到他去了荷蘭Haarlem(哈倫)的Ten Boom博物館,種下我對這城市和博物館的好奇。

這週趁學校放假,和朋友走訪一趟。也很推薦若有機會來荷蘭的人,可以來Haarlem和這個小博物館半/一日遊(離阿姆斯特丹僅有十分鐘火車的距離)。

Ten Boom博物館,記載著的是一個家庭的生命故事,一個關於荷蘭傳承三代製錶家庭Ten Boom的故事。他們一家在二戰時,在家中密室藏匿不少逃亡的猶太人,然而1944年他們被出賣而被發現,因此被納粹抓去集中營,妹妹Corrie Ten Boom在後來被放出集中營後,在剩餘的約三十年時間,走遍世界各地宣揚「饒恕」,這家子也因後來知名的《密室(The Hiding Place)》一書問世,而被廣為人知,故事也被拍成電影。

網站上可以提前預定導覽(有分荷文和英文),要十天前預約。一天似乎各有三批,每批導覽有20人數限制,導覽會先以有先預約的為主,若有多的名額,會直接開放在門口排隊等候(他們會在門口貼當天的導覽時間和剩下名額),平日沒意外的話人數不多,所以現場基本上就可以,但若想要假日來,或許提前預約比較保險(因為Haarlem離阿姆斯特丹很近,偶有些遊客會來晃晃)。

導覽全程免費,最後結束時,如果你願意,可以自由奉獻(donation),也有許多關於這一家子相關的書和電影DVD等。

導覽大約一小時,分別從客廳、進入到密室、走到房間、最後下樓到飯廳。導覽內容適合任何人,雖然內心會有點難消化,因為過程從照片和故事,帶我們認識二戰的殘酷和納粹殺害猶太人的不人道,那似乎是身在亞洲且彷彿只會在課本讀到的我們很少去思考和感受的一段歷史。雖然這一家是基督徒,但超越宗教的劃分,我覺得無論是不是基督徒,都可以從他們的故事和生命的選擇,讓你帶走一點生活正面的力量(我朋友不是基督徒,但她很喜歡導覽,並覺得給了她鼓勵)。

導覽有不少內容讓我反覆咀嚼,但這裡我想分享一個很美的畫面,也是去年因M的分享而烙印在我心頭的畫面,這畫面幫助去年的我用另一個角度面對種種適應,即便我無法完全釐清內心千百個為什麼,但沒關係,因為在另一頭的是美麗的刺繡。

也希望這句話和這個畫面,能讓讀到這篇文章的人,獲得茅塞頓開的感動 :)

以下容我不負責的翻譯(懂英文的可以略過,直接看下圖:p )

「儘管我生命的線看似一直常打結,但我靈裡知道,在刺繡品的另一頭,繡的是一頂皇冠」
圖片來源:http://tenboom.org/

Ten Boom Museum網站:http://tenboom.org/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