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感受自己在這酸甜苦辣的生活中,自己是多麼享受每個角色,就覺得這值得讓我好好感謝上帝。覺得自己很幸運,除了原本在台灣和其他地方的家人朋友,這半年這個支持系統正慢慢擴大和形塑著...
發現「四海為家」的形容其實一點不誇張,因為這種感覺正血淋淋的在生活中 :)
一群包容和肯定彼此異同、且對永續領域有熱情的同學(我們班好像和其他學程比起來很國際化!);不少人都投入學校Green Office(綠色辦公室,學校的永續部門)大小活動;對環境和社會議題的關注和交流;或當有人提「紀錄片之夜」的點子,大家都很熱衷討論...像個永續大家庭
一群像家人般生活的室友,一起煮飯喝酒,一起過煮聖誕大餐、秘密交換禮物,大家彼此接納和磨合每個人生活習慣和個性的差異,但我覺得就因為每個人都很不一樣,讓10人行的室友生活很充實
一群彼此鼓勵、很有愛和包容力的教會家人,也是一個很國際化的組成,也讓我對非洲有更多的好奇。有著相同信仰,彼此鼓勵、互相肯定,在內心矛盾掙扎的節點上,傾聽我,並幫助我釐清盲點
除了身邊的人,另一個讓我很心滿意足的是:越是走在這條道路上,我越感受到這條路真的是自己的熱情所在。
覺得最能感受到的時刻是,當自己處在緊急壓力之下的時候(像是時間不夠、睡不夠、報告要寫、文獻要讀、要上台報告等等),那個moment總讓我意會到「噢!這些真的是我有熱情及在乎的議題」、「噢!我真的還滿喜歡一直學習」,熱情推了我好幾把,給我勇氣面對一路伴隨的那些不拿手/很挑戰/從沒做過/本能想逃避/挖洞的事。
來了半年,很多事已慢慢習慣,先快速整理8個文化生活上的分享 :)
1. 已習慣「荷蘭成天灰暗的天氣」
荷蘭的天氣真是不敢恭維,我現在已到"只要不下雨都是好天氣,如果出太陽即使冷還是感動"的境界XD 這個習慣也提升了我騎腳踏車的容忍能力,以往在台灣下個雨就不想騎車(有時甚至懶得出門),在這不只風雨無阻,下冰雹飄雪(甚至之前積雪、風暴)我都還是照騎車(雖然有幾次是不得已,公車因天氣停駛哈哈哈)
2. 已習慣「聽說讀寫都英文」
雖說中文是母語,聽說讀寫一定還是比英文好,但我確實已發現自己中文思考開始變鈍的事實,真心覺得會說中英文的我們都應該要好好鼓勵一下,因為這兩種語言根本不相容吧 😆
3. 已習慣「要回答how are you & how was your weekend的small talk」
這是我最不解的,為什麼每次見面(幾乎)都要拋出這種家常問候(雖然這不是荷蘭專屬,歐美文化好像常這樣?)起初這讓我滿有社交壓力XD 每次見到朋友同學都要被問,一開始我都回的很簡短(心想這哪有什麼好說的),然後立馬反問對方XD 但經過幾個月的觀察,我發現基本上就是把一些雞毛蒜皮的生活大小事通通搬出來 😜 後來想想,這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因為對彼此認識、找尋共通點還滿有幫助的哈哈哈
4. 已習慣「尊重時間」、「規劃時間」和「學期間充實的學生生活」
我覺得荷蘭人的「時間觀念」真的很好(整體來說),因為在這裡每個人幾乎都身兼多職、行程很多,每次碰面都要喬好時間(而且基本上都很照著行程走,10分鐘就10分鐘,1小時就1小時),我覺得「守時」、「(盡所能)準時結束」這超棒,因為任何人的「時間」都很寶貴,都需要被尊重,如果別人願意花時間給我,代表他尊重我,那我也應該要尊重他的時間。也因此如果會議延長了,大家也都很接受你有其他事而提早離開,因為那本來就已經超出大家約定的時間了。
這在某方面很幫助我,因為我不算是很會規劃的人(特別是小細節),「隨遇而安」、「保留彈性」總是我的藉口(但其實懶惰才是最大的阻礙XD)。但來荷蘭後,因為同時多工多角色,思考我的優先順序,並有效利用時間很重要,而且發現「規劃」和「彈性」這兩個可以不衝突 :)
題外話,在荷蘭當學生有時比工作還忙耶(或至少差不多啦),課業(不只是上課,更多是自學)幾乎佔大部分的時間,若再加上少許工作、參加活動、其他生活聚會,真的滿可觀的。
5. 已習慣「把個人生活的事當成同等重要的事」
這和我在台灣的感覺很不一樣(不完全是台灣環境問題,是氛圍帶給我的感覺),在台灣如果我工作/學校有約(大家所謂的「正事」),會議聚會延長了,如果我因為有個人行程/私事而必須提早離席,我還是會和大家說(我知道有些人會因為不好意思提出離席的要求!),但會覺得對團隊很「不好意思」,而且有時也讓我很困擾,因為會被問是什麼行程(有時感覺只是純屬關心聊天那倒還好,但有些無形干涉和間接判斷你的優先順序,就有點尷尬)。或許這跟台灣(或許很多亞洲國家也是?)很重視「團體」和「集體」行為有關,所以文化氛圍讓我不自覺和「不合群」連想在一起。
荷蘭和多數歐美國家一樣,他們很重視「個體」(這很值得討論,因為我不覺得這完全就是好的),所以他們尊重每個人時間的安排,你要提早離席,如果你不自己說你要幹嘛(其實多半大家都會自己說出來哈哈哈),也不會有人多問。一開始讓我很訝異的是(但現在滿習慣的),家庭聚會、朋友生日趴、要出去玩這類離席/無法參加會議的理由都可很自然的提出來,然後大家還可趁機接續著五四三,這真的讓我感到很放鬆。如果不是很誇張的一直缺席會議,大家普遍都能包容彼此有個人私事/行程的忙碌,畢竟團隊重要的就是彼此互補。
6. 已習慣「一針見血的直接」
荷蘭人是出了名的「直接」(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但這是真的!),有些人可能一開始會嚇到哈哈哈!因為他們可能會當著你的面,說出「我覺得這個想法不好」、「我看不懂你這句話要表達什麼,重寫」、「這太冗長,精簡」這類的話,我其實還滿喜歡這點的,因為委婉迂迴常常讓彼此溝通無法知道對方真正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但很重要的是要對別人意見保有開放的態度,且不容易有玻璃心(don't take it offensively),我覺得這部分荷蘭學校環境的氛圍幫助我很大,讓我慢慢敢於批判(critical but not judgemental),敢直接一點說出我真正的想法和感覺,甚至直接對教授表達我贊成及不認同的地方(我還在找平衡點!)
7. 已習慣「表達和接受他人的肯定」
這點是讓我覺得荷蘭環境讓我學習到很大的一點,在學校特別有感,各教授們常一再對我們強調「學校就是來學習的」,所以他們講求人人可不斷進步(所以他們會直接批判,給予建議),但他們同樣地,也很直接表達肯定,不吝嗇讚美,因為每個人的特質/想法,都有可取之處,也都有盲點在,這常都融在收到的feedback,他們點出「做得好的地方」,也點出「要加強的地方」。
8. 已習慣「同儕學習」和「不斷改進」
這裡課程設計,除了教授們給我們建議外,他們滿在乎同儕間的交流,鼓勵我們學習彼此優點,像是一個人報告完後,除了老師給回饋和問問題,一定都會邀請台下的人給予正負回饋。學期中的報告,中間的過程也常常都會安排tutorials(助教課)分組讓我們閱讀彼此的報告給予回饋。
另外他們每堂課的設計都會詢問幾個自願者擔任feedback group(課堂回饋小組),並會安排每隔幾周開會一次(半小時左右),只要同學對該門課有任何建議(像是覺得報告和考試卡在一起根本嘎不來),都可跟feedback group的成員說,他們也就可直接在feedback meeting提出來,如果有需要他們會立即做彈性調整(像是延長報告截止期限之類)。除此之外,每個學期結束後,通常在最後一堂課,老師都會發回饋問卷,調查大家的滿意度,以及覺得課堂有幫助的地方、可以改進的地方。所以閱讀每堂課的課綱(course manual),都會看到他們針對去年同學們的評論和建議,在課程設計上有哪些調整,哪些沒調整,為什麼,清清楚楚地寫在課綱裡。
最後,當你看到這,如果感覺我這半年很一帆風順,那你就錯了哈哈哈(不想誤導大家阿)
前陣子一個朋友提及「報喜不報憂」的習慣,我應該算XD 我本來就不頻繁「報備」,多半是沒時間(可能時間管理還不夠好XD)。而我也確實較常分享「喜」的一面,因為大多時候我感覺「憂」很快就過去(不一定真的很快,但感覺很快哈哈哈),而且常常在經歷著「憂」的當下,總會發現不少「喜」的元素,可以讓自己認真平靜的面對「憂」所帶來的掙扎和挑戰,而當渡過一段「憂」的過程後,更多的「喜」就浮出檯面...所以,好像也沒太多「憂」可以報 :)
雖然這一路來,確實有遇到一些難搞、毫無頭緒、讓我有壓力的人事物,但發現每天醒來,想到又有驚奇的新事要發生和自己要成長學習的,這是件很美麗的事情!
Because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
共勉之!
------------------------------------------------------------------------------------------------------
未來分享預告~敬請期待XD
目前聽到不少人好奇:荷蘭學習(學術)校園氛圍、念書外的生活(旅行、小趣事、活動)
我有機會再來整理分享一下!或是如果還有什麼想知道的,歡迎跟我說哈哈哈
2 comments:
期待你下次的生活分享喔~
Cherry
😘😘😘
很幸福有妳一直默默的關心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