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October 2021

比「買環保商品」更永續的消費是「不需要就不要買」

 一直想分享這一篇,雖然是源自於一份科學研究報告和架構,但它幫助我更了解「循環經濟」和「永續」的精髓。我認為這個架構,不只在產業及企業端來看,也可以應用在「個人生活的永續消費決策」,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所謂「更環保」的消費?

隨著消費者逐漸重視「對社會和環境友善」的產品服務(儘管跟主流市場相較,還有很大空間),越來越多企業(尤其是品牌商)和政府也主動或被動地表達對「永續發展」的支持,甚至改變。也因此發現到,「永續」、「綠色」、「環保」這些字常被氾濫地使用在公關行銷、廣告。

近年在廣泛的永續領域,「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被更多討論,這個關鍵字也越來越常被提到。不少永續相關研究報告和專題報導,多以「解決目前環境困境的好方式」的角度切入「循環經濟」的必要,「循環經濟」被視為改變世界的鑰匙之一。但這一切都建構在「我們對循環經濟概念有足夠的正確認知,並願意做出相關決定」的假設。

但反觀現實面,這個假設很困難,它有一定的門檻(需要具備一些相關知識,或最起碼的人要花時間去了解、思考、討論等)。此外,從「知道」到「做到」的行為改變不容易且漫長,因為很少人會熱衷於「改變自己既有的行為和習慣」。

學術界曾分析,循環經濟概念有超過百種的定義,所以說這概念是個大哉問一點也不為過。先姑且不論學者在概念上的同異及辯論,有一本科學/學術報告,兩年前幫助我認識「循環經濟」的精髓,我也發現裡面提的架構被討論較少。這是荷蘭環境部的智囊團-環境評估署(PBL)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哥白尼永續發展研究中心(Copernicus Instit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合作評估荷蘭的循環經濟政策,並在2017年正式發布的政策報告《Circular Economy: Measuring innovation in the product chain (暫譯:循環經濟: 衡量產品鏈的創新)》。

報告四十多頁,從產品價值鏈看有哪些是可應用循環經濟概念的策略手法。而這篇文章,我想更多分享的是報告內的概念架構,除了以企業產品策略的角度看,其實也可應用在「個人的消費決定和習慣」,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更環保」或「更永續」的消費習慣?


「循環經濟」的精髓是什麼?

若想立馬了解「循環經濟」是什麼,圖像最一目了然:

線型經濟 v.s. 循環經濟概念圖 (資料來源:PBL, 2016)

現在傳統主流經濟體系以「線型經濟(linear economy)」的思維發展(上圖左)。簡單來說,我們使用自然資源、製成商品/創造服務、消費使用完、丟棄、掩埋或焚燒。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相對「線型經濟」的概念,以可保存(restorative)、可再生(regenerative)的設計模式,讓產品和物質能持續維持在最高的使用效能及價值。講白點,讓一個產品/服務,在整個過程中,盡可能地讓它的效能和價值維持住,越久越好。所以,若循環經濟概念被做到極致的話,沒有所謂的廢棄物,因為任何廢棄物都可以被使用,也就是常被宣傳提的「垃圾即黃金」。

「循環經濟」可以被簡單想像成「理想的永續世界」樣貌,因為在100%循環的社會中,沒有所謂的垃圾,每樣東西都可以某一種樣貌的在系統中被循環利用

「資源回收」可能是多數人直覺想到符合「循環經濟」概念的方式。

是,但不完全是。「回收再利用」是其中一個「循環經濟」應用的例子,但「循環經濟」不等於「回收再利用」,且在「廢棄物分層架構(waste hierarchy)」中,「回收」只是比丟棄成為垃圾(最後被拿去焚燒、或掩埋)再好一點的一個方式。然而「回收」依然較常被提及和執行,因為它是「容易實現的目標(low-hanging fruit)」。但要更往前跨一步,單靠全力衝刺100%回收率是不夠的,社會也要開始更多思考其他「比回收更有循環價值的方式」。

至於有哪些方式?這報告整理了十種,其實有些你我應該不陌生(做不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


怎麼做?十種「循環策略」

如上述,循環經濟最理想的狀態是,產品的物質可再使用後,維持原本的品質,以利再被應用到相似產品中。因為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再額外開採自然資源來產生更多物質,同時也沒所謂的「垃圾」。

但現實中,這種「終極理想的物質循環」近乎不可行(至少現在的社會做不到)。報告分類了10種「循環策略」,10個開頭是英文字R的概念。而我們常聽到的3R(Reduce, Reuse, Recycle)也包含在10R。

以下是10種策略,編號數字越小的,循環性(circularity)越高,也就對我們的環境越好。

R0 拒絕 (Refuse)

遺棄產品功能或提供具備相同功能的不同產品,讓產品變得是多餘的

R1 重新思考 (Rethink)

讓產品更密集地被使用(ex: 分享產品、多功能產品)

R2 減少 (Reduce)

增加產品的製造或使用效率,減少自然資源所需的消耗

R3 重複使用 (Re-use)

再次使用其他消費者丟棄、但狀況和原本功能仍良好的產品

R4 維修 (Repair)

維修和維護產品,讓產品的原本功能仍能被使用

R5 翻新 (Refurbish)

恢復舊產品,並更新它

R6 重新製造(Remanufacture)

使用部分丟棄的產品組件,用在全新且具相同功能的產品上

R7 重新給予意義 (Repurpose)

使用丟棄的產品或部分零組件,用在全新但不具相同功能的產品上

R8 回收 (Recycle)

透過物料處理過程,獲取相同或較低品質的材料

R9 再生 (Recover)

焚燒材料,能源再生(energy recovery)


把以上10種整理成下面的圖表:

循環策略的十種類型 (資料來源:PBL, 2016)


這10種策略沒有互不相干,如果把它們放在產品被製造生產的整個流程,可以清楚看見它們之間的關聯性:

十種循環策略關聯圖 (資料來源:PBL, 2016)


簡易應用「循環策略」在個人生活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什麼才是「更環保」或「更永續」的消費習慣?

除了隨身攜帶環保袋、環保杯、環保餐具,確實做好資源回收等習慣,還有三個我認為滿值得培養的環保生活習慣,因為從我自身實驗的改變過程中:當這三個習慣持續成長的同時,不只增加常看似遙遠的「環保價值」,這過程也幫助我提升個人的生活品質。

1. 減少消費:在消費產品/服務之前,確認自己真正的需要在哪

再看一眼上面的10種策略,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拒絕消費(Refuse)」。但現實中,願意過著「零廢棄」、「100%自給自足」這類很極端的生活模式不是每個人都想要的選擇。儘管每當我看到有報導有人/家庭過著這種生活模式時,我內心是嚮往的,因為他們擺脫了物質帶來的綑綁,但我也坦然接受自己無法做到。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再思考(Rethink)」和「減少(Reduce)」,這兩項可以歸納成一件事:有意識地做生活中每一個大小的消費決定。

以我的過來經驗,雖然我不是一個高度追求物質的人,很少對逛街購物感到興奮,也喜歡把一樣東西用很久。但兩年多前,當我決定要更有意識地去觀察和做出生活的每個消費決定時,我意外地發現自己內心依然會有經歷「購買消費所帶來的快感」的moment,雖然多數時候我的理智都勝出,讓我做出最後「不消費」的決定,但觀察這過程也讓我意識到,消費暗藏某種迷人的吸引力XD

所以我開始習慣了在想要消費時,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拉長思考時間,以避免衝動的消費行為:

  • 我是需要還是想要這產品/服務?又為什麼需要這產品/服務?
  • 我需要的是這產品/服務的哪些功能和帶來的哪些效益?
  • 我是否已經擁有其他產品/服務,有相同/似功能或可達到相同/似的效益?

這一來一往的自我對話過程,幫助我更多的是看見自己內心真正想要和渴望的,也重新盤點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是否已可滿足我想追求的效益結果?因為有時候當想要擁有一樣產品/服務時,其實只是自己為了補足心靈某塊缺失(例如: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沒安全感、害怕時間延誤而錯失機會、擁有某個物品展現自己的某些價值)。這過程反而讓我更直接去面對我真正需要的源頭和問題是什麼,而有不少時候,我其實需要的,是非物質就可以滿足的和被解決的,而不是購買某物品表象的象徵。

2. 樂於分享/共享的態度

「共享經濟 (sharing value)」的概念,在全球新創一再破壞式創新的商業模式及服務下,以及媒體的介紹,應該不算完全陌生。例如租屋平台Airbnb, 交通共享平台Uber (或是東南亞的Grab), 共乘平台像Blabla car, 群眾募資平台像Kickstarter, 保姆平台Sittercity, 敦親睦鄰服務/小幫手平台像TaskRabbit, etc…隨著行動網路普及化,更加速平台經濟及帶動共享經濟的發展。

在我擁有的記憶裡,共享經濟的精神其實也不新,因為滿類似小時候或甚至我還沒出生以前的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精神,彼此分享家中的物品,讓鄰居或朋友們省下一筆錢購買那種久久要用一次的工具,就只是所謂的「舉手之勞,何足掛齒」的小小心意。

要能保持分享及共享的開放態度,有一道心理門檻要過,就是「享受產品/服務的使用權就好,但不一定要成為擁有者」,尤其隨著經濟成長,手上存有更多可支配資金(disposable income),也漸漸對「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有更強烈的欲望和掌控權。

這點其實也回到上一點,我們想擁有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如果只是希望達到某個期待的效果/效益,那有時擁有「使用權(the right to use/access)」就已足夠滿足,而「擁有權(ownership)」不見得是必要條件。

3. 學習更有耐心,願意等候,不一定凡事都急著立馬得到

這一項對於千禧世代的我,是最大的磨練。習於便利且快速的網路,讓我們可以在鍵盤之下,便馬上連結到如宇宙般浩瀚的網路世界搜尋許多事情,對小時候常被教導的「耐心即美德」,也越來越難知易行難。

這種希望馬上得到想要的欲望,不知不覺會讓我們傾向能跳過「維修 (Repair)」、「翻新 (Refurbish)」、「重新給予意義 (Repurpose)」的可能性和階段,在我們有了閒錢的情況下,直接掏錢重買新的東西。


反思小結

仔細思考這彼此間的關聯性,永續發展與生活,其實從某個觀點來看,確實是讓我們重新審視可能是好幾十年,甚至將近一世紀(看是落在世界哪個地區)之前的生活精神。或許並不實際為了永續發展,要我們都回到過去的貧苦的生活日子,但確實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反思,對於當我們一路在發展、成長、或所謂進步的過程中,除了金錢及物質明顯提升,是否我們心靈和頭腦也跟上腳步,提升到我們希望滿足的境界?

雖然常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但畢竟人生還是有少許東西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期許自己在創造更多經歷和成長的同時,不要忘記堅守那些看似「小」,但其實影響自己或別人生命的「大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