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September 2021

荷蘭留學生活讓我學會的三件事

如今回想離離開荷蘭已快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的工作生活環境,和開放包容、強調個體性及獨立思考的荷蘭相差天南地北,我還是保有一部分荷蘭期間所被強化的特質,雖然我對不同環境的適應力算快且高,在不同角色扮演和被期待如何扮演的角色,我穿梭且穿插著,不至於影響工作的發展,但內心還是有太多衝擊,希望梳理一下在荷蘭的一些累積……

在荷蘭讀書時,每一小學期(block)的開始總令我期待。全神貫注地學習,加上課外之餘的生活,讓學期結束時總有種「打了美好一仗」的滿足感,因為每個學期過程都有很多「新事」發生,不管是驚喜、驚訝還是驚嚇,但我總帶著高潮迭起的亢奮,思想著我看見永續發展領域在這個世界和社會中的好多價值,領悟到自己是何其幸運可以現在參與在這過程中、可以學習和做的其他事,然後充滿能量地專注在我手上可以完成的那些小事,然後抓時間和上帝相處。

在經過六個小學期(一年半)後,我像是經歷了六個密集訓練營的充實,踏入許多碩士生很討厭面對的「論文階段」。我也察覺到自己在論文開始的幾個月摸索期,進入一個連我都覺得自己不是那麼討喜的階段,內心充滿對研究的問題、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混沌和摸索,很多自我懷疑,很多和上帝對話。

我很感謝上帝的是,祂幫助我在論文期的心態經歷到完全改變,讓我可以自信地告訴自己和別人:「我很享受這段寫論文的時光。」我也相信這九個多月的撞擊過程,成了我生命中很豐富的養分,除了經歷研究過程本身會培養的邏輯思考、解決問題、專案管理、溝通、分析、整合能力等,也讓我更認識到自己的其他面向、自己的軟弱,並讓我真實感受到上帝的信實。

先簡單記錄下幾個我很感謝荷蘭念書的兩年多扎實地訓練我的:


1. 每一個想法都很重要 (Every opinion matters.)

之前在台灣時,我待的工作環境都算扁平化,老闆和同事的溝通也較少繁文縟節,讓我大多敢主動找老闆、主管或負責人直接表達我的想法,不見得會被採用,但也因為我和他們溝通、表達了我的觀察和建議,他們也會給我反應和回饋,我便可了解他們的角度和考量的層面,這溝通的過程,便讓我心滿意足。

在荷蘭環境中,無論在校園、工作場合,都讓我感受到他們所營造的環境,是一個願意聽我說(我指的不只我,而是任何團隊成員的人)、消化我說的、並回應我的過程。這種氛圍,讓多數人重視表達個人喜好、價值觀、想法等,也試圖吸收每個人所表達的要素,直接表達肯定的部分,也給予建議。

參與團隊討論的過程,做的不是只回句「我也這麼認為」、「我不認同」就結束,而是咀嚼別人提的想法,去思考優劣之處,在從別人的框架中,去修改建構一套自己針對這件事的邏輯。這扎實訓練我的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及給予有建設性的建議(constructive feedback)的能力。因為很多時候意見不是黑或白的好壞,而是在中間的灰色地帶,有可取之處,也有改進的點。這套思維的流程模式也幫助我思考很多事。在充分參與的過程中,同時也培養自己要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對於不同的觀點和意見,盡可能地給予平等的機會去看待。這培養我對團隊中彼此不同特質和背景的接納,也更看重多元樣貌所帶給團隊的價值。


2. 坦然接受弱項,專注及展現我的強項優勢

光以語言來說,我們學英語相較歐洲人學英語比較困難,因為我們要重學一個跟中文毫無相關的系統(alphabets),跟歐美人聊天時,他們多半都理解,甚至感到羨慕或佩服我們。

為什麼要一直跟他們比較自己不足的地方?但卻忽視掉我們懂「中文」是多麼值得驕傲且令他們佩服的一件事。不是說我們要很自傲,但這確實是身為一個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值得引以為傲的事。

我不用十項全能,我只要懂得如何團隊協作,如何善用團隊每個人的優點,懂得整合不同想法。團隊內彼此可以互補弱項,勇於展現自己的優勢和強項,幫助團隊達標。

第二年加入籃球隊,在荷蘭的巨人中,體型和體能各方面我都處弱勢,只能靠著打法想辦法在每場球賽中生存 (但射籃依舊不準XD)


3. 世界/社會本就複雜,只是我們老是想簡化它

論文時我有很多機會更多了解(也意味要讀很多文獻😂)在探討權力,話語權、想像權,我們關在一個金鐘罩裡,告訴大家,愛護地球環境、社會和諧,但資本主義制度其實早已把一群人踢出在外了。常常在永續溝通中,為了方便理解及吸睛,常會強調以容易理解的數字做溝通亮點,像是難民數、減碳量,但在被數字溝通轟炸中,我們也會不小心遺忘了這些數字背後的「人」和「生存」卻是真實的。

每當越想就越覺得沈重,又進入到悲觀及樂觀的選擇中⋯歡迎進入同場加映

但在課堂教學及討論、專案/作業的團體討論中,常被不斷地被拉回一個現實去開放了解多元角度及思考觀點的可能性,且每次的分析作業、小論文、報告、論文,都一再地接受教授或其他台下同學的「挑戰」,原本認為自己分析及結論的已完整,但透過其他人的問題和思辨討論,又再次把自己丟回進入更多問題的迴圈當中,學術的分析研究就像是在知識汪洋中游泳,加上永續領域很廣,牽涉到的層面很雜,所以教授們不斷強調且培養我們「系統性思考(system thinking)」及「跨領域協作(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因為永續議題無法由一個人或一群同領域的人"解決",若一味的從一個觀點/領域出發去"解決",往往會造成其他的永續議題產生。

這是個很甜蜜負荷的過癮過程,因為強迫自己接受去理解不同價值觀點(尤其是那種很極端,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想法觀點),甚至要自己刻意想出不同的觀點,多少都是帶點不舒服的。但"訓練"久了後,這漸漸會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