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April 2017

【永續趨勢】循環經濟的來龍去脈

很少談到我的職業,可能是因為這部落格起初定位就在個人成長與生活,原本想把工作事務和工作之外分開,但最近想想,工作佔據我生活三分之一的時間,更何況還是我很有熱情且想不斷鑽研下去的一塊,它也成為我即將要進修的領域,無論從量或質來看,沒記錄下來實在說不過去......

所以最近打算開始整理或編譯這類文章,但不是以工作職務和內容為主,而是想記錄和分享個人在「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領域的學習,能將包山包海的永續(Sustainability)領域撰寫成一篇篇文章,對我是有效的咀嚼內化,也期待透過自己的文字讓初見永續的人看見我眼中所見的美麗,也能進一步打開屬於自己的一扇永續大門😀

就先從「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這個概念開始寫起這篇文章,就我這段時間的了解和閱讀,簡述整理循環經濟發展的來龍去脈

這篇適合可能的閱讀對象:
  • 關心地球環境、人類社會的人
  • 喜歡學習不同領域知識的人
  • 對永續發展或CSR(企業社會責任)感興趣的人
  • 沒聽過「循環經濟」,或聽過但似懂非懂的人
  • 想了解為什麼我越了解越深陷無法自拔的人XD
若是永續相關領域的先進,或對循環經濟略知一二的人,這篇文章或許沒那麼適合,畢竟這不是一篇專業深度文章或研究,但若有意願,當然還是歡迎閱讀,並請多提點指教,及交流這領域的更多知識及觀點😀

為什麼會出現「循環經濟」?
第一個冒出來很直覺的問題:為什麼「循環經濟」這個概念現在出現?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傳統的「線型經濟(Linear Economy)」已經無法再無止盡地發展下去了。線型經濟就是一種「取用、生產、丟棄(take, make, waste)」的生產消費系統,人類從大自然提煉出可用的材料,透過工業加工或生物加工等方式製造生產出我們需要的產品,產品使用久,不堪用、甚至到無法用後,就被拿去垃圾桶丟掉,產生堆積如山的垃圾,無論垃圾會被如何處理,從能資源耗用、環境汙染、人體健康等各層面來看,都造成社會或環境上很大的破壞。


重塑一個新的經濟模式 - 循環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在2015年的時候,推動循環經濟的領導組織「英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出版了一份文件《Towards a Circular Economy: Business Rationale for an Accelerated Transition》中,當中的第一部分整理了8個驅動循環經濟的關鍵元素,其實這8個彼此間都有些相互的關係:

1. 經濟損失與架構性浪費(Economic losses and structural waste)
現在經濟模式造成的浪費十分驚人,根據計算統計,歐洲的材料回收和以廢棄物為基礎的能源恢復僅能捕捉5%原始原料的價值(註1)。分析後更發現許多原以為已成熟和效能化的產業依然造成大量架構性浪費。像在歐洲,即使在辦公期間,辦公室的平均使用率也只有35~50%,價值鏈中食物也有高達31%被浪費掉。

2. 物價風險(Price risks)
線型經濟模式開始出現了不少風險,其中動盪的物價風險和供給遭毀壞(像颱風天造成農民大量損失,農業供給可能就瞬間沒了),從歷史來看,2000年起,很明顯可看出物價指數和各稀有資源的波動,而過去這十年金屬和農產品的價格波動更是20世紀前所未有的大。

3. 供應鏈風險(Supply risks)
許多地區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因此需要倚賴大量的進口,像歐盟原物料和自然資源的進口是出口的六倍,日本也是石油、液態燃料和天然氣的進口國,台灣其實也是,火力發電目前仍是我們發電的主要來源,但因自產能源缺乏,對進口煤炭依存度高達100%,是全球五大煤炭進口國之一。由於原物料即能資源的高度進出口,也讓供應鏈安全性的風險更顯重要。

此外,從2015-2050年資源供給需求預測趨勢圖來看(下圖),若持續依照目前經濟模式走下去,資源的供給遠遠趕不上需求的量,供需的失衡將導致能源、土地、水資源等成本大幅提升、商品市場的極端波動不穩定,供給中斷也有經濟和社會上的風險。


4. 生態系統摧毀(Natural systems degradation)
自工業革命起,長期的線型經濟發展已造成了巨大的環境負面影響,像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的流失、自然資本的損耗、海洋汙染、土地退化等,而自然系統的破壞,其實也反回來影響經濟的生產力,我們生產的經濟價值已經不如以往了。

另外,從歷史資料觀察,人口和經濟成長是資源需求的重要驅動力,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很明顯地,地球已經無法負荷人類爆增衍生的需求。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科學證實是2009年斯德哥爾摩大學Rockstrom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刊載於《自然期刊(Nature)》發表了「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的研究成果,列出九項他們共同認為對地球很重要的指標,以及這些指標的上限,若地球超過這些指標,將讓地球陷入不穩定的狀態。

而現在我們已經超過了下面這些指標的地球限度了:
  •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
  • 生物多樣性消失(biodiversity loss)
  • 氮循環(nitrogen cycle)、 磷循環(phosphorus cycle)
  • 森林砍伐與土地使用變更(deforestation and other land use changes)

5. 更嚴厲的法規(Regulatory trends)
近年來,法規對於負面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越加嚴謹看待,甚至逐漸以價格的方式制衡,據統計,2009年起,氣候變遷相關法令的數量成長66%,從300個增加到500個;碳定價也在這幾年國際上不斷被討論及規劃實施。

6. 科技進步(Advance in technology)
現代科技的突破,是讓循環經濟轉型推動更有力的一台驅動引擎,無論是資訊或工業科技的發展都越來越有規模,科技發展讓合作及知識資訊傳遞更有效率,對循環經濟提倡的逆物流回收、原物料追蹤、再生能源使用等都有重大的突破影響。

7. 對替代性商業模式的接受度逐漸提升(Acceptance of alternative business models)
經濟模式的轉型,其實並不容易,因為牽涉到的更是背後整體社會及文化態度的轉型,而這改變往往是緩慢且長久的。現在已經慢慢在形塑另類的消費和文化型態,開始接受「以租代買」、「共享」這類「購買使用權而非擁有權」的態度。儘管這型態在歐美較早開始,但在台灣其實也看見這類的責任消費者開始成形,讓這族群擴大絕對地球和我們所樂見的。

8. 都市化(Urbanisation)
全球人口有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市區,這是歷史上首次,未來都市化的現象只會不斷增加。根據聯合國統計,到2050年,預估將再增加25億人口湧入市區,也就是有高達66%的人居住在都市裡。都市化造成高密度現象,給城市管理很大的挑戰,包括資源的分配與共享、更容易的逆物流回收機制、提供服務規模化等。


什麼是「循環經濟」?從哪發展出來的?源自「大自然」!
當越多了解,越認清一個事實:「循環經濟」對我們現在來說,已經是「必要」,而非「選擇」。

但其實「循環式思考」並非突如其來就冒出來,循環經濟的概念是從幾十年來幾個相關領域和概念衍生發展而成的,其中受仿生學(Biomimicry)、工業生態學(Industrial Ecology)、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這三個基本概念很大的影響。
《延伸閱讀》
在荷蘭學永續-工業生態學碩士學程大搜集
仿生-以自然為師的科學
從搖籃到搖籃(C2C)-逐漸盛行荷蘭的永續理念與標章

「循環經濟」是一個系統思考的翻轉與重塑,是一種系統性的革命,革我們每個人腦袋的命,「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思維,重新思考、設計和改變以往的經濟模式型態,讓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不只在使用前被創造,更在使用後,價值能不斷地循環再創造、再賦予。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曾製作四分鐘不到的動畫影片,天下獲授權翻譯影片,簡單清楚的解釋什麼是「循環經濟」。


如同上面影片所提及的,循環經濟概念的發展其實深受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啟發,一個承載地球各種生物及物質循環再生的龐大體系,而循環體系有四個重要的特色原則:
1. Waste = Food,一種生物的廢棄物就是另一種生物的食物來源
2. Build resilience through diversity,透過多樣性建立系統的韌性
3. Use energy from renewable energy,能源的使用來自再生能源(以自然界來講,太陽是主要的能源)
4. Think in systems,以整個系統來思考,可進一步觀察出生物人類、地點、價值觀等之間的相互連結


除了以環境面看實踐循環經濟的必要性,但很實際的,對一個看重經濟發展的社會來說,能帶來多少經濟和社會的利益,絕對是企業、政府所關注的重點。

(註1)材料價值保存率(material value retention ratio)定義為歐洲廢棄物管理和回收部門(European waste management and recycling sector)的預估材料和能源輸出,除以原料部門(raw material sector)的輸出



推薦閱讀:
華文內容中最深入淺出談循環經濟系列圖文:社企流與循環台灣共同策展《循環經濟專題》

參考資料:
2. Will Steffen. 2015. Planetary boundaries: Guiding human development on a changing planet.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59855

No comments: